小菜地,大教育——江苏省如东县双甸小学“耕读”教育扫描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缤纷校园    小菜地,大教育——江苏省如东县双甸小学“耕读”教育扫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乡村教育要立足中国农村,把乡村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渐脱离本土,教师面对面说教,使得学生局限于课堂内、困顿于分数中,极易产生厌倦心理、漠视态度,从而失去自我调节的内驱力,逐步丧失最原始的向上的内化能力。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赋予劳动教育重要的功能和使命。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第十七项内容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是现代教育返璞归真的一种理念与实践原型。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江苏省如东县双甸小学发挥地理优势,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将其与耕读相结合,联动课堂内外,让儿童在广阔的天地中,在无限的生活实践中,在拓宽的教育空间里,感受且耕且读带来的人文积淀与价值熏陶,从而在内心生出幸福感。
 
耕读要沾满泥土气,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因乘坐“信息飞船”腾空太久而听不懂乡音、记不起乡愁,更无法明白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农业文明。
为弥补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农耕文化缺失,双甸小学打造了具有耕读文化的耕读陈列馆,不仅陈列了逐渐被遗忘的农耕用具,如簸箕、水车、耒耜、蓑衣、翘板等,还为孩子们汇编了农耕文化发展演变过程读本,孩子们不仅能够零距离的认识丰富的劳动用具,更能体悟到我国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利用乡村学校的先天优势,学校在校园内为儿童开辟出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以班级为单位的“开心农场”“生态实践园”,让孩子们在选种、除草、耕地、播种到收获中,在喂养与护理中,在且耕且读中,被大地滋养、被知识灌溉,深耕内心,重新拾回习得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权,去发现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去为自己种下一颗充满自信、希望的种子。
每年春末夏初,在收获了一地的蚕豆后,领着学校分配的红薯苗,孩子们拿着铁锹准备在各班的耕读田中大展拳脚。他们或单打独斗,或三五成群,有的挖坑,有的放苗,有的浇水,阳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一颗颗汗水里面装满了喜悦。在田间,孩子们触摸着温润的大地,看着幼苗的嫩绿,听着风儿的歌唱,嗅着空气的清新,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流淌的汗水,更是知识的积累,智慧的启迪,身心的成长。
第一场霜降过后,收获的日子到了。孩子们又兴奋又期待地跑到田间,他们拿着工具刨的刨,挖的挖,装的装,运的运,看着自己播种的小苗苗此刻都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红薯宝宝,脸上都乐开了花。“老师,我知道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在明朝后期才传进中国的呢!”“老师,我还知道红薯是一种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的高纤维食物哦。”孩子们叽叽喳喳,像极了电线杆头欢叫的小麻雀。此刻的他们,不再是课堂上低着头的“小害羞”,不再是同学口中的“一无是处”;此刻的他们,不再是昂着头的“高高在上”,不再是自己眼中的“无所不能”;此刻的他们,内心是充盈的。看似与教育无关的田间劳作,却处处迸发着思维的火花,暗藏着人生的哲理。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书本上的字词?试卷上的分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为了孩子的发展么?回归乡村耕读中,用朴素的生活来检验教育的成果。如今,双甸小学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另开辟出现代化大棚种植基地,让我们的孩子在习得内化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也能亲身实践,感受现代化技术为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为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新生机。
耕读要涵养书卷气 ,深耕才能固根,精读才能行笃
耕,可以养生;读,可以明道。耕读,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儿童在伴着植物的成长中,习得知识,润化心灵,从而培养儿童的集体感、责任感、自主自立、合作意识,并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将教育教学工作融入耕读中,把传统课堂讲授化作无形的天地课堂,儿童在其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自我内化、自我革新,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润物细无声”,体味生命的自由向上。
耕读环境下,以终身发展为理念,双甸小学融合时令背景、打破学科壁垒、融通课堂内外、融入地域文化,构建了一系列兼具“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多样化耕读教育课程,同时又分别从“红色:习惯与思想道德”“紫色:审美与艺术表现”“蓝色:态度与学业成绩”“青色:劳动与生活技能”“绿色:运动与身体健康”“黄色:交流与心理健康”“橙色:信息与技术运用”为具有丰富个性的孩子提供全方面的发展指导,从而多角度、多方面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地基。
 
同时,双甸小学耕读教育课程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教育评价标准,建构了多主体、多模式的耕读教育评价机制,旨在聚焦蕴含丰富情感、蕴藏无限潜能的活生生的儿童,挖掘其发展潜能,并向现实素质生成转化,继而内化为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丰富的耕读教育课程,多元化的耕读教育评价机制也更能帮助教育者全新的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真正走进儿童心里,找到属于每一位儿童独特的闪光点,寻到最恰当适合的教育方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到达理想教育的彼岸,探寻最纯粹的教育!
耕读要浸染烟火气,油盐酱醋茶,学子早当家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双甸小学利用先天优势,在课堂学习之余,打破传统的书本学习方式,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着孩子们驻足大地,与大地一同生长,真正的进入到生活的情境中去,让孩子们解放自己的双手,在做中习得生活的教育意义,拓展自身的各项技能。
抱着自己播种、自己收获的红薯,在耕读烹饪堂里,孩子们无比兴奋的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商量食谱、准备食材,和伙伴们一起烹饪出满怀心意的红薯美食。教室里弥漫着甜滋滋的气味,那不仅仅是食物的香味,还夹杂着孩子们心间散发的甜蜜,更包裹着生活教育之花散发的迷人芬芳。孩子们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摆盘,如何取名字,忙得不亦乐乎。在耕耘中,在烹饪中,在品尝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手中的红薯,他们获得的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生活体验,在这份体验中,他们学会了与人合作,懂得了劳作的辛苦,习得了丰富的知识,品尝了收获的喜悦,体味了生命的欢畅,这是乡村学校赋予儿童的一份独特的教育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耕耘在田间,孩子们收获了身心的成长;品尝在舌尖,孩子们得到了味蕾的绽放;在耕读室中,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创编了一个个有趣的红薯故事:《红薯成熟历险记》《小猴子找红薯》等等,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国度里自由的翱翔,一首首有趣的童谣承载着他们心中的诗意——
诗中藏着对耕耘的期待:“紫藤绿叶地上爬,兄弟姐妹窝一家。哥哥胖来弟弟瘦,姐姐高来妹妹矮。红红火火人人爱。”“红薯红薯快长大,我来把你培育好。每天浇水给除草,快快长大快成熟,终于等到你成熟,今天挖到大红薯,苦心劳动不白费。”
诗中装着收获的喜悦、烹饪的自豪:“小红薯,红又胖,长出叶子像手样。冬天到,雪花飘,大街小巷你来闹。烤熟了,甜又香。捧着你,暖和和。娃娃吃的脸变样,姑娘吃的笑眯眯。”
诗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农田是什么?我仰着头问爷爷。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农田是一片藏金地,住着谦虚的麦秸,藏着金黄的麦子。农田是什么?我翘着腿问爸爸。爸爸刮了我的鼻子,说,农田是一座游乐园,住着唱歌的蝈蝈,藏着调皮的孩子。农田是什么?大人们微笑着问我。我眨了眨眼睛,说,农田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住着可爱的小精灵,藏着呱呱叫的青蛙,站着打瞌睡的麦穗。咦,大人们哈哈笑,那,农田到底是什么呢?”
一首首看似小小的创作,所蕴涵的却是大大的收获,在这样的耕读教育中,孩子收获的不再是简单的字词,不再被囚禁于分数的枷锁中而迷失自我,他们所得到的是一种生活体验上的成长,是生活所赋予的更灵动的教育,于教育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直叩内心的教育反思呢!
在耕读中,双甸小学将教育教学工作从传统的课堂内延申到广阔的天地间,将丰富的知识融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让孩子在无限的生活实践中感受到教育的熏陶,在耕中读,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启迪智慧,习得技能,收获更丰富的幸福教育。
(文/王俊文 缪甜甜)
2021年5月12日 13: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