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名师论教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
教育幼儿爱护动物,敬畏生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人心惶惶。“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此话一出,让很多家养宠物也背了锅,有消息称家养宠物也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从而感染人类,很多人便纷纷抛弃宠物,更有甚者,使用高空抛弃这种残忍的方式杀死它们,如此行为,令人心痛。
面对陪伴我们生活多年的宠物,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它们,而非抛弃。那么宠物会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且感染人类呢?首先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要轻信任何谣言,当无法直接得到确切结论时,可结合事实进行判断。有没有新闻报道家养宠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感染主人的例子?答案是没有。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分四个属性,有上百种,各自都存在特定的易感动物,而家养宠物容易感染的冠状病毒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之间差异很大,不能混为一谈。面对谣言而抛弃家养宠物,同时抛弃的也是爱。我们不要忘记,这场灾难的起初,可能就是从人类不敬畏生命开始的。
 
科学防疫,培养幼儿思辨能力
 
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热水能杀死病毒”“板蓝根防病毒”“双黄连有特效”……疫情之下,各种消息经由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导致全国多地市民连夜在药店排队购买板蓝根、双黄连,多个药店包括电商平台上的双黄连口服液仅一夜之间就被抢购一空。然而,专家表明,此药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针对性。
作为成人,我们需要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借此契机,可以教会幼儿树立辨别真伪的意识,教育他们尊重科学,敬畏生命。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可使很多人生病、病毒喜欢不讲卫生的小朋友等等,所以出门要带口罩,平时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抓住契机,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儿童早期需要习得的关键经验是为了让他们理解所生活的世界,关键经验的获取需要让儿童深度参与探索,而探索的开始主要基于儿童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鼓励幼儿勇于提出各种问题;其次,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
基于此次疫情,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开展多种活动,帮助幼儿通过科学探究,掌握科学知识。幼儿在假期积累了零散又丰富的经验,也积攒了很多渴望与老师、同伴分享的情绪与话题。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聆听孩子的表达,接纳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提问,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做好身心健康与自我防护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我们首先需帮助幼儿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如通过亲子游戏等使幼儿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过度焦虑。同时也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保证每天的喝水量,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等。
开展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灾难是开展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可与幼儿讨论为什么要戴口罩、为什么要保护自己;教会幼儿学会面对死亡,让他们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与观察生活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种植活动、饲养动物等感知生物生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首先,思考幼儿原有的经验,基于此,思考幼儿对此病毒可能会有哪些问题、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如图片、视频、绘本等形式,为幼儿创设多种感知的探究情境。还可以为他们准备真实有趣的探究事物,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物品,并邀请医生为幼儿科普相关知识,让幼儿从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的提升。
让幼儿理解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孩子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例如,为什么我们不能出门?这次疫情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无数的医生、护士奋斗在一线,警察、社区工作人员为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一直在工作着;科研专家们在研究病毒,研究疫苗;而我们做好自我防护,同样是在抗疫。因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无法置身事外,我们需要满怀感恩之心,感谢奋斗在一线的抗疫者们。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关于疫情背后的教育价值还有很多,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为幼儿传递的价值观是否正确,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蕾幼儿园    潘雪培) 
2020年3月19日 17: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