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小学丰富“艺体教育”培育英才

首页标题    2024新分类    缤纷校园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小学丰富“艺体教育”培育英才

6月1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小学的校园内欢声笑语一片。“班班有歌声、室室有舞蹈”,1400余名同学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跟着小主播走进34个班级,品味“艺术”盛宴。

富阳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10月,坐落在富春江畔,鹳山脚下。作为一所百年学校,实验小学一直注重“艺体促学生全面发展”,篮球社团闻名省内、外,学校里的绘画、书法、篆刻等社团开展得有声有色,手工缠花制作更是独具创意。

音乐:舞蹈、合唱、民乐社团多年传承不息,成绩斐然

富阳区实验小学舞蹈、合唱、民乐社团几十年先后斩获富阳区、杭州市、浙江省的众多奖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苗子。

舞蹈社团秉承“刻苦训练,炫舞青春”的理念,注重梯队建设,在情感熏陶中促进美育发展。该校舞蹈社团从从一年级就开始选拔舞蹈苗子,从最基础的舞步、形体训练开始,抓紧‘大课间一小时’、‘放学后一小时’。”舞蹈是美育的重要形式,通过舞蹈队的训练和演出,很多孩子逐渐养成了不怕吃苦、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2021年荣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二等奖的舞蹈节目《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是实验小学舞蹈队注重情感、深挖情感编排而来。迄今为止,该社团近年来五次荣获杭州市一等奖,多次荣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一、二等奖,还曾荣获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一等奖,并在第四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录像评比活动中荣获金奖。

合唱社团精心选择“来自孩子日常生活、儿时美好时光的内容”,顺应孩子天性,符合孩子审美需求。队员们怀着对“声乐”的热爱,克服了训练场地条件不足的困难,一次次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他们用扎实的唱功、饱满的表情和生动的表演一次次感动了观众。该校合唱队目前在训人员64人,曾荣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一、二等奖,多次获杭州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一等奖。

民乐社团自1972年9月创建,至今已有45年历史。该社团多次荣获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艺术节器乐比赛一等奖。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优秀演员詹丽君就曾是该校民乐社团队员,她的艺术人生之路即从这里起步。学校民乐社团陈斐、陈鼎、何盼等同学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盛科同学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陈鼎、杨阳、吴佳漪等民乐社团同学多次在省市和全国获各类奖项,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体育:注重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篮球社团绽放光芒

该校体育组群英荟萃,组内教师拍摄的《篮球小课堂》系列视频,从易到难教授学生篮球技术动作,八次在学习强国杭州平台上播放展示,广受欢迎。校篮球队目前在训队员8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虽受该校校园场地面积限制,但老师们充分利用校园不大的训练场,进行错开式训练。校篮球队曾多次奔赴绍兴、德清、温州等地参赛,女子篮球队曾连续五年获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冠军,男子篮球队多次荣获杭州市冠军。学校还组建了田径队、跳绳队、啦啦操队、足球队,跳绳队曾多次荣获富阳区花样跳绳比赛一等奖,啦啦操队曾荣获浙江省艺术体操比赛第二名。学校新组建的足球队首次出战,荣获区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三名。

美术:书法、篆刻有声有色 非遗缠花得到传承弘扬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多途径助推“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开发并实施三-五年级校本课程《绽放在指尖的缠花》,该课程充分与“非遗”项目——缠花相结合,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不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也让“非遗”技艺在孩子们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校内建设 “缠花工作坊”,配备专属手工桌椅;通过编写教材教参,完善课程体系: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该校美术组共同编写完成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绽放在指尖的缠花》;融合古今,推陈出新:结合学情,集学生巧思妙想,让学生亲手设计缠花胸针、发卡、摆件等,因地制宜联合诗、书、印社团,像工笔画一样呈现“缠花”,增添传统文化韵味。

落实“双减”启新章,阳光艺体促成长。充分运用好“减下来”的时间,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艺体”需求。培养兴趣,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激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

 

沈燕萍

2022年6月16日 16: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