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说 | 做有爱的幼儿园 ——幼儿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实践
怎样才能成为一所有爱的幼儿园呢?在实施社会情绪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爱是建立在和谐关系之上的,它包括了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家园关系。多年来,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活动场景来构建和谐关系。在这里,小朋友之间是友好的,师幼之间是温暖的,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有爱的。
一位爷爷这样描述:我的孙子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催促着要来幼儿园。
一位妈妈这样表达:我的孩子能来到这所幼儿园,我感到非常幸运。
孩子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让我们感觉到了爱的流动.
我们将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游戏和集体教育活动中,让有爱的教育自然发生。
在温馨的生活活动中体验爱
爱的情感是需要表达的,为此,我们在一日生活中更多的运用动作、表情、语言与幼儿交流和互动,让爱的情感流动起来.
拥抱时刻:小班幼儿入班时,教师会给予孩子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当看到有情绪低落的小朋友到来时,教师会引导其他小朋友去迎接他,与他手拉手一起走。
解读:在这一环节,教师综合运用了声音、表情和动作,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他孩子也参与到欢迎情绪低落幼儿的场景中,让这份情感更加温暖,同时让孩子们体验到爱的情感流动。
牵手同行:在入园环节,我们倡导“好朋友一起走”。在这个环节,你会看到在等候区等待好朋友的幼儿,以及在大门口相遇后手牵手一起走的幼儿。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一起走在幼儿园的甬道上,最多一次看到七个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开心地向前走,场景既壮观又美好。
解读:这一想法也是基于课程中“朋友”的主题,当孩子们用邀请的语言“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主动向班级的小朋友发出邀请后,孩子们虽然有些胆怯,但内心是喜悦的。随着这样的邀请语的频繁使用,孩子们的朋友圈逐渐扩大,他们在游戏中、生活中总是以“我们是好朋友”相称,于是这种一起玩、一起做事的行为逐渐延伸,并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晨间入园时,便开始出现了好朋友热情打招呼、手牵手一起走的场景,因此我们便倡导孩子们手拉手一起走,拉近好朋友之间的情感。
畅谈时光:当孩子们即将升班,即将离园进入小学时,老师会与孩子一起畅谈,表达不舍和期待,回忆快乐的过去、讲述难忘的记忆。当班级里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老师也会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表达,情感自然流动,爱在这里悄然传递。
解读:不要轻视这些交流和对话,孩子们在这样的互动中能够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并主动进行情绪识别和表达。这类活动还能增进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
察觉需求:新学期伊始,轩轩加入了新的班级。两周后,他自豪地告诉园长妈妈,他有了新的兄弟姐妹。
解读:对于新加入班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首先面临的是情绪和交往的挑战。为了帮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缓解情绪、解决交往问题,班级教师组织了结交新朋友的活动。这也是我们幼儿园社会情绪课程的一部分。
志愿行动:
志愿者活动内容简单却意义重大.早晨入园时,志愿者们会大声向小朋友们问好,并陪伴那些情绪不佳的小朋友一起进班。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记得一位中班的小志愿者分享道:“第一次做志愿者时我感到很紧张,但不久后就放松了。今天我一共陪伴了六个小班小朋友,我感到非常开心。”
解读:这项活动旨在鼓励孩子们主动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并在陪伴小朋友进园的过程中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同时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练习爱
爱的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小朋友之间一起游戏,感受合作的快乐;有小朋友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主动学习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小朋友在冲突发生时,相信自己的力量,尝试自己解决冲突.在和特殊的小朋友相处时,也能接受他们的不一般.
体验合作:在游戏计划环节,我们会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和好朋友一起游戏?”你会发现,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们也会出现相约游戏的场景。中大班的孩子们在游戏计划时,许多孩子会主动邀请朋友一起游戏,从两三个到七八个孩子不等。
解读: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习与同伴交流和协商,这对他们的社会情绪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自主结伴、选择游戏内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尝试解决问题和面对冲突的过程中,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孩子们体验与同伴的交往过程,感受合作的快乐。
关注情绪:我们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专属的情绪区角。小班的专属区角是用小帐篷制作的心情屋,中班是用地垫和毛绒玩具、情绪瓶、压力球等构建的和解之花,大班则是可以安静坐下来和解冲突、缓解情绪的和平桌以及沙漏、心情日记等。
情绪区角中配备了情绪瓶、解压球等工具。当孩子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出现难过、伤心、气愤等情绪时,他们可以来到这个区角进行情绪缓解。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关注和感受自己的情绪、缓解负面情绪。
解读:幼儿园是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小社会,在这里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情绪问题。因此,我们尝试创设这样一个专属区角,让孩子们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可以主动去关注、去缓解。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和获得情绪识别、情绪管理、解决冲突等重要能力。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善待冲突: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教师们会首先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尽量把冲突解决的机会给孩子。当需要介入时,教师会让孩子们分别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讨论的方式明确冲突解决的方法。在支持幼儿冲突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会保持平和的态度,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读:冲突解决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内容。我们倡导把冲突解决作为幼儿学习的机会,把冲突也作为幼儿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把冲突解决的机会交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解决冲突、解决问题、学习情绪表达、情绪管理。
接纳特殊:园里有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语言表达较弱,有的动作发展滞后,老师们告诉孩子们: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遇到困难了,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如果他走过来加入我们的游戏,但是他还不能讲话,我们可以怎么办?我们可以提示他:可以加入游戏,要遵守我们的规则呦。如果他违反规则了,我们耐心告诉他:这样不可以。
解读:对特殊的孩子们的接纳对孩子们其实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在老师的言行带动下,孩子们很快也能接受了.相信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懂得尊重和接纳的的美好。
在社会情绪集体教育活动中学习爱
爱是需要能力支持的。孩子们在同伴交往、情绪管理、冲突解决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些技能和方法支持的。
为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班级每月会依托情绪绘本开展社会情绪学习集体教育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其次,教师和孩子们针对绘本故事中的关键画面、情节进行讨论,梳理和迁移孩子的社会情绪经验;最后,通过关注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开展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的技能或方法得到进一步练习。这样的活动支持可以有效补充孩子们在社会交往技能、情绪管理、冲突解决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家园同频滋养爱的教育的种子
当孩子们学习了一些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方法、冲突解决方法后,我们希望他们在家里也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可,从而进一步强化.
家庭教育指导站:自2016年9月起,我园就成立了一个家庭教育指导站。顾名思义,我们希望通过指导站的建立,解决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我们的指导站由幼儿园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组成,其中一半的教师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目前,我们的指导站已经形成了线上答疑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特殊幼儿的特殊需求,我们还建立了班级教师、指导师、家长联动的闭环形式,实现家园联动,让指导效能最大化,使孩子和家长的问题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
家长专题沙龙:随着家长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社会情绪问题也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结合这一专题,我园每月开展家长沙龙活动。一方面,向家长传播情绪管理、冲突解决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家长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沙龙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家长对幼儿的情绪表达、情绪管理等有更多的了解。
1加1亲子阅读:我园位于京郊乡村,为了让孩子们在家中也能阅读到优质绘本,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我们每周一、三、五都向家长和幼儿提供绘本借阅服务。我们还为家长准备了适合的书籍,如《正面管教》、《好家风建设》等,以满足家长的借阅需求。每年,我们还会举办“阅读小星”和“乐读家庭”评选活动。
我们的社会情绪课程实施了近三年的时间了。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变化从解读幼儿的冲突开始,我们把解决冲突的机会交给孩子,把情绪识别、情绪管理、情绪表达逐渐纳入幼儿园课程中。就这样,我们的爱的教育内容依次启动。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完善我们的课程内容,让更多有爱的场景发生,让这种爱赋予每个孩子成长的力量。
撰稿人: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幼儿园 任丽娟